您好,欢迎访问欧美亚国际交流中心(海南)有限公司官网 !

海南欧美亚国际交流中心

勇于超越 求实诚信 和谐共赢 崇尚细节

咨询热线:13337604861 / 0898-65373919

驻叶卡捷琳堡总领事崔少纯接受领区媒体书面采访

发布时间:2020年12月10日 浏览次数:939

  2020年12月9日,驻叶卡捷琳堡总领事崔少纯分别接受俄塔斯社乌拉尔分社和《苏维埃西伯利亚报》书面采访,以《中国擘画发展新蓝图》为题,介绍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阐述中国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对促进世界和平、发展与合作的重大积极意义。采访内容如下:

  一、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日前在北京召开,这次重要的会议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您能简要介绍一下全会的内容和意义吗?

  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最重要的成果,就是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建议》深刻分析了中国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明确了未来5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展望了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集中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如何实现发展这个重大问题,可以说擘画了国家未来发展蓝图,明确了前进方向和奋斗目标。这将成为中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纲领性文件,也将是今后5年乃至更长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指南。

  二、今年是中国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收官之年。对于俄罗斯民众来说“五年规划”这个词并不陌生,它也是我们了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窗口。中国在“十三五”期间取得了哪些重要成就呢?

  中国自1953年以来已经制定并实施了13个“五年规划”。“十三五”规划始于2016年,这一时期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5年来,中国综合国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等都跃上新的大台阶,经济社会各领域改革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2019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9.1万亿元,占全球经济比重升至16.3%,国内生产总值人均(GDP)首次突破1万美元大关,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5年增长39.9%,与高收入国家差距进一步缩小。中国经济结构更加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实际增长10.4%,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60%左右,2019年中国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53.9%,比2015年提高3.4个百分点,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55.3%提升到59.5%,2019年中国创新能力排名上升至全球第14位。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挑战,中国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今年前三季度实现GDP累计增速转正,并持续稳定复苏,多家权威国际机构预测中国将是今年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致力于增进民生福祉,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过去5年,中国5575万农村贫困人口成功实现脱贫,年均减贫人数超过1000万,今年内中国将实现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提前实现减贫可持续发展目标,对世界减贫工作做出巨大贡献。

  三、全会对中国“十四五”及未来更长时期发展作出了哪些规划?

  规划的核心要义体现在三个“新”上,就是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

  新发展阶段—“十四五”期间中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就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阶段,这是实现新的更大发展的关键时期。到2035年,中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再迈上新的大台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新发展理念—新的发展阶段需要新的发展理念,我们将坚定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支撑,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我们还将加速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新发展格局—面对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中国将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通过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塑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四、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这是全会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对此应如何解读呢?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变革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谁排斥变革,谁拒绝创新,谁就会落后于时代,谁就会被历史淘汰。”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创新的竞争。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重塑产业发展格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科技创新这个第一动力。

  面向未来,我们要增强创新的自信心,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深入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基础科研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注重原始创新,努力构建系统、完备、高效的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以科技创新催生新的发展动能,加快走出一条从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创新发展新路径,加快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五、中国提出了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请问在“十四五”期间以及到2035年,中国是不是会把更多重点放在发展国内循环上,对外开放的地位会不会因此而下降?

  新发展格局是中国为适应发展阶段新要求、塑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而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习近平主席强调:“新发展格局决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为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找到相匹配的内源型动力和外向型动力,并有序提高两种动力之间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灵活转换。中国有14亿人口,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突破1万美元,是全球最大和最具潜力的消费市场,具有巨大增长空间。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正是要通过发挥内需潜力,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更加强劲可持续的发展,为世界经济复苏发展增添动力。

  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中国同世界经济的联系会更加紧密,为其他国家提供的市场机会也将更加广阔。中国将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推动完善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进一步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实现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让中国市场成为世界的市场、共享的市场、大家的市场。

转载: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