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海南省海口市蓝天路 12 号国机中洋公馆1号楼B座 10 楼(省政府北门斜对面) 电话:0898-65373919 手机:13337604861
© 2018 欧美亚国际交流中心(海南)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琼ICP备19004820号-1
驻塞拉利昂大使胡张良在塞媒体发表署名文章
发布时间:2020年10月29日 浏览次数:1003次
2020年10月27日,驻塞拉利昂大使胡张良在塞《阿沃克报》、《旗帜时报》、《协和时报》、《观察报》、《夜视报》、《独家报》等主流报纸发表署名文章《在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不断谱写中塞友谊新篇章——庆祝中非合作论坛成立20周年》,主要内容如下:
2000年10月,中国和非洲国家共同倡议成立“中非合作论坛”,标志着中非关系迈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今年是中非合作论坛成立20周年,不久前,习近平主席同论坛现任非方共同主席国、塞内加尔总统萨勒共致贺电,共同庆祝这个意义非凡的时刻。
二十年来,论坛已经成功召开了三次峰会和七届部长级会议。在论坛机制下,中非合作成果丰硕,中非关系不断深化,中非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2019年,中国对非直接投资存量491亿美元,较2000年增长近百倍;中非贸易额2087亿美元,是2000年的20倍,中国对非洲经济增长贡献率连续多年超过20%。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中非双方优势互补、各领域合作蓬勃发展,中非关系也完成了从“新型伙伴关系”,到“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再到“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三级跳。
经过二十年的发展,中非合作论坛已成为中非对话的活跃平台和务实合作的有效机制,更成为维护多边主义和实现互利共赢的典范。中塞友谊也乘着“论坛快车”不断驶向新的征程。
二十年笙磬同音,中塞互信在交流互鉴中不断提升。从2000年参加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到2018年比奥总统出席论坛北京峰会和2019年图尼斯外长出席北京峰会成果落实协调人会议,塞拉利昂始终是论坛的积极参与者。二十年来,中塞保持着密切、频繁的高层交往,塞三任总统5次访华,主席特使/特别代表、副总统、议长、外长等重要互访20余次,塞方数十名部级官员先后应邀赴华参访。这些重要访问不仅为中塞关系发展确定了前进方向,也为增进两国政治互信、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奠定了主基调。随着论坛相关项目和倡议实施,两国民间交往也日益增多,各类研讨培训、智库交流、文化参访等活动密切,有效夯实了中塞友好互利合作的民意基础。
二十年勠力同心,中塞合作在互利共赢中不断深化。论坛为中塞合作带来了重要契机。二十年来,中塞经贸合作取得长足发展,双边贸易额从2000年的860余万美元增长至2019年的5.1亿美元,尽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两国今年1至8月的贸易额仍然达到3.2亿美元。中国连续十余年成为塞最大贸易伙伴国,中方物美价廉的各类产品丰富了塞市场,节省了塞民众开支,并且为塞不断改善生产条件、提高经济效率、创造经济收益发挥了积极作用。与此同时,数十家中资企业赴塞投资,创造约4500个直接就业岗位,为塞基础设施、交通、通讯、旅游、制造业、渔业、矿业等领域发展注入活力。中国政府的援助项目,如塞外交部办公楼、博城体育场、水电站、医院、学校、公路、桥梁、车辆,粮食援助、医疗卫生技术援助和农业技术援助等纷纷落实,500余名塞学生获得中国政府奖学金赴华学习,5100多名各类人员受邀赴华参加短期培训。这些务实合作有力促进了塞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改善。
二十年风雨同舟,中塞友谊在守望相助中不断发展。中塞两国共同战胜了一个又一个风险挑战。论坛成立之初,中方同国际社会一道大力支持塞结束内战并开展战后重建,大力支持塞巩固和平、稳定局面。2014年埃博拉疫情暴发,中方第一时间万里驰援,向塞派出300多名医护人员、提供大批医疗设备,为塞最终战胜疫情作出了重要贡献。2017年塞首都弗里敦发生泥石流灾害,中国迅即提供紧急人道主义援助,积极参与救灾工作。中国遭遇新冠肺炎疫情之初,比奥总统向习近平主席致信表达慰问,塞议会向中国全国人大颁赠声援证书并通过特别议案支持中方抗疫,塞社会各界也纷纷声援中国。尽管自身面临巨大防疫压力,中国全力助塞抗疫,提供多轮防疫物资助塞增强防控能力,中方援塞医卫专家同塞医护人员夜以继日开展病毒检测、患者救治和技术培训。在国际事务中,中塞两国在共同关心的问题上密切合作,积极维护正义和共同利益。中塞和衷共济、患难与共,证明了两国是真正的朋友。
弱冠风华盛,新时捷足登。尽管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抬头,但中非合作论坛正处于朝气蓬勃之时,中国和塞拉利昂也正朝着各自发展目标奋勇前进。中塞两国应继续携手前行,谱写合作新篇章。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只要中非友好的接力棒不断相传,中非命运共同体就一定会更具生机活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非洲人民团结振兴的非洲梦就一定能够早日实现!”
转载: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