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海南省海口市蓝天路 12 号国机中洋公馆1号楼B座 10 楼(省政府北门斜对面) 电话:0898-65373919 手机:13337604861
© 2018 欧美亚国际交流中心(海南)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琼ICP备19004820号-1
尊重生命就是保护最重要的人权 ——驻尼泊尔大使侯艳琪接受尼媒体采访
发布时间:2020年08月03日 浏览次数:900次
前,驻尼泊尔大使侯艳琪在使馆接受尼文媒体《新报》专访,就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经验、开展国际抗疫合作、疫情对国际秩序影响以及中美关系、尼印领土争议等回答记者提问。
侯大使表示,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经验总结起来就是3个“S”。第一个“S”是体系(System)。我们充分利用制度优势,建立统一高效的指挥体系,在习近平主席的直接指挥和领导下,各级政府各单位加强统筹协调、协同联动,各地方各方面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有令必行、有禁必止,严格高效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全国形成了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面加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疫情防控局面。第二个“S”是科学(Science)。我们坚持依法、科学、精准防控,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史无前例的大规模公共卫生应对举措。我们实行“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和“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应检尽检、应隔尽隔”的防治方针,最大限度降低传染率。第三个“S”是牺牲(Sacrifice)。国家兴亡,匹夫有责。14亿中国人民,不分男女老幼,不论岗位分工,都自觉投入抗击疫情的人民战争,坚韧团结、和衷共济,凝聚起抗击疫情的磅礴力量。
经过努力,中国的疫情已基本得到控制,但仍面临个别地方疫情反弹、输入性风险等挑战。中国将继续全面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体防控策略,坚持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有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有力保障经济社会秩序全面恢复。
针对外界对中国防疫措施过于严厉的质疑,侯大使表示,首先,新冠病毒是新病毒,目前尚无防治疫苗,只能借鉴以往经验,紧密结合中国国情,遵循流行病学规律,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手段,用中国办法破解疫情防控难题。中国有14亿人口,初期疫情中心武汉常住人口超1100万,如果不采取严格的防疫措施,后果将不堪设想。
其次,中国民众具有集体主义精神,较好的大局观念,以及对社会、对他人奉献的精神。虽然严格管控举措会影响出行自由,商业活动自由等。但是,多数中国人全局观念很强,愿意为了社会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暂时牺牲个人的自由和权利。同时,中国的基层社会有比较完善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城乡社区普遍有互帮互助的社会传统,加之有发达的电商网络和物流网络,严格管控下民众的基本生活可以得到保障。
最后,中国采取严格的防疫措施是对人民生命权的尊重。人的生命高于一切,疫情暴发后,我们以牺牲经济发展为代价,从严防控,坚决对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负责。我们采取积极、科学、灵活的救治策略,全力以赴救治每一位患者,不计代价抢救每一位患者的生命,这也是中国保持较低死亡率的原因。中国在疫情暴发初期即采取全面暂停团队出境旅游、海关检疫升级等严格举措,防止疫情向其它国家扩散。严格的防疫措施体现了中国对世界人民健康安全的负责,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和绝大多数国家的赞誉。
关于中国开展抗疫合作,侯大使表示,生命至上,尊重生命就是保护最重要的人权。在自身对相关医疗物资需求巨大的情况下,中国在疫情初期就向120多个国家和多个国际组织提供抗疫物资援助,积极协调各国在华商业采购,并通过举行视频会议、派遣医疗队等方式,同世界各国分享防控经验。这充分体现出中国的责任感与担当精神。
疫情暴发后,各国均出现医疗资源匮乏的问题,有些国家医疗卫生基础设施本身较为薄弱,更是无力救治病人。我们不希望看到一个个生命的逝去,因此我们发扬国际主义精神,尽己所能的向世界各国提供医疗物资和经验分享。习近平主席在世界卫生大会上宣布,中国新冠疫苗研发完成并投入使用后,将作为全球公共产品,为实现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担负性作出中国贡献。这表明中方将继续秉持着尊重生命权的理念,为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抗疫行动贡献力量。
关于疫情对国际秩序的影响,侯大使表示,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全球经济衰退风险增加。各方对世界经济走势日益悲观,未来可能出现供给端、需求端双向驱动的全球经济衰退。第二,全球化面临巨大考验。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的蔓延,致使全球化成为疫情扩散的“替罪羊”,民粹主义、保护主义愈演愈烈,反全球化思潮甚嚣尘上。第三,全球非传统安全领域治理短板凸显。各国在疫情应对中出现的问题,暴露出在评估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方面,国际社会仍缺乏统一标准和成熟方案,改进和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更趋现实而紧迫。
病毒无国界,疫情面前人人平等。这次疫情再度证明,全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面对各项风险和挑战,没有国家能独善其身。我们必须跨越制度差异,超越狭隘的零和博弈思维,不断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我们要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坚持多边主义和国际关系民主化,以开放、合作、共赢胸怀谋划发展,坚定不移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中国愿继续加强与世界各国、各个国际组织加强各领域交流与合作,为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增进全世界人民的福祉共同奋斗。
此外,侯大使还就中美关系、尼印领土争议、“千年挑战计划”等问题介绍了中方立场。
转载:互联网
上一篇: 驻南苏丹大使华宁走访南艾博尼战略研究中心